朋友别急慢慢来随笔
朋友别急慢慢来随笔
某天,朋友告诉我,她不太习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,但每天刷新朋友圈的次数比较多,还时不时地点个赞,评论几句,她逐渐感觉这会花费不少时间,这使得她的情绪很急躁,但又控制不了去翻朋友圈。我跟她讲,给自己规定几个时间点去翻看朋友圈,比如午餐后、晚餐后、夜晚睡觉前,除了这三个点,其他时间,不去关注朋友圈的事情。
一段时间后,她告诉我,她基本按照我的说法做了,但还是觉得很花费时间,她说,虽然看朋友圈频次少了,但不少时间还是用在上面,她会花时间去点击一些朋友分享的东西。我告诉她,我的朋友圈大体有四类人!
第一类是文学作家、科研机构研究员、大学教师等,他们分享的是:心灵鸡汤类、科研进展类、社会现实类等文章;第二类是事业单位员工,这是我朋友圈的核心,他们基本分享的是:旅游拍摄、秀恩爱、孩子、美食、活动等的照片,还有部分是他们朋友圈分享转发的一些点击量较高的文章;第三类是搞微商的朋友,他们分享的是:零食、化妆品、奶粉、水果、衣服、包包等的推销信息,这类朋友天天会发大量的推销宣传广告;第四类是其他行业的同学,他们大多在公司、企业上班,是工作比较繁忙的一类,他们分享的是:一两句自己生活的感悟,心灵的感受等等。
这四类朋友,我首先屏蔽了第三类,这类朋友发的信息实在是太多,让人觉得很累。其次,我选择性地屏蔽了第二类中百分之九十的朋友,这类朋友大多是我的同学,我只关注了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。第一类和第四类朋友,我基本都关注着他们的动态,这类朋友本来就不多,他们发状态的次数也不多。我微信好友一共350多个,分类后,只关注不到30个朋友,这样就会省不少时间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她来找我,兴奋地说,听了建议,效果很好。她说,她几乎都不再去关注微信朋友圈了,因为她关注的人,基本都是平时联系多的朋友,打电话、QQ、微信聊天等等方式,都已经了解了对方,用不着去关注朋友圈动态了。至于一些社会热点新闻等,通过今日头条等APP,足够了解了。我告诉她,我已经很久没有开启微信朋友圈功能了,她好奇地问我,怎么当初不直接跟她讲关闭朋友圈,我问她,当初告诉你,你能做到吗?她思索了两秒,笑了笑说,好像不太能,看来有些步骤不能省,原谅我这个急性子。
生活中,有不少类似的小事情,看起来有点纠结,但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,尝试慢慢去解决,总会有好的结果的。这几天我回看了两期董卿主持的诗词大赛,感触颇深,里面有不少人,他们有梦想,有坚持,有理念,有执着,他们可以很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情,哪怕是他们业余的爱好。有人说,这也许和他们的环境有关,因为可能他们没有太多压力,有全心全意执著追求卓越的'条件和资本。而我们中的很多人,尤其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,买房是一个大的压力,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,没有资格去谈理想,何时才能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窝,何时才能结束一天搭乘好几个小时交通工具的日子,这是不少年轻人的疑问。现实不允许我们缓缓地去等待成功,于是培养了我们急躁的性格。
曾经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样,当去审视一天花费多少时间在手机上的问题的时候,我内心是不安静的,我想该做出一些改变了,少看点手机,或者说屏蔽一些不太需要的信息,拉更多时间去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一下,虽然独立买一套北京的房子与我的距离很远,但至少应该用时间和行动去改变一些现有的不好的状态。
前几天,我看了关于马云的一本书《再不奋斗你就老了》,很有触动。别人在年轻的时候,经历了很多,奋斗了很多,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辉煌,马云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他也经历过很多艰难,但他没有急躁,没有在困难面前缩头。
我们内心的一些压力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强加的,比如房子这个事情,可能大家天天说,可能很多人每天忙碌着、疲惫着,甚至苦恼着,仅仅是因为没有经济实力去买房,仔细想想,其实,也没太多必要,谁也无法预见未来,未来房价会更加高不可攀还是大幅下跌,谁能说清楚呢,就像30年面前,我们没有预料到今天的房价如此昂贵一样。
我们还年轻,未来无法预见,把当下的每一天过好是最重要的。朋友,别急,慢慢来,请用你足够耐心去等待机会,抓住机遇。朋友,别急,慢慢来,请用你大把时间去提升自我,实现梦想。朋友,别急,慢慢来,请用你十足勇气去迎接挑战,开创未来。
朋友,别急,慢慢来!
文档为doc格式